7月1日晚,朱建教授做客全球直播论坛Covestro Home Office Talks。作为特邀嘉宾,他与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,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新常态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,进行了为期1小时的在线直播讨论。
Covestro Home Office Talks论坛由科思创针对疫情爆发后、居家工作的主流需要而开展,论坛邀请各领域专家,探讨发展方向,探索如何在疫情后缓解困难、实现绿色复苏。前12集论坛中,德国联邦环境部长Svenja Schulze、太阳能动力基金会的Bertrand Piccard、“终结塑料垃圾联盟”首席执行官Jacob Duer等都作为嘉宾参与讨论,Twitter、YouTube与Facebook的近万名观众观看了论坛直播。
后疫情时代,经济、民生等众多领域里,线上线下相融合逐渐成为“新常态”。朱建教授总结在第一个走出疫情困局的国家,中国企业在经济复苏中的收获和经验:积极响应政府防控要求,推广在线办公降低运营成本,设置企业内部健全的卫生保健部门。多管齐下、多元战略,建立起企业与政府、合作伙伴同一战线的疫情防控机制。
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回应,中国成功将危机转化为机遇,是因为在瞬息万变的疫情形势中保持了警惕,以客户为中心,拥抱数字化,适应新常态。
如何在实现经济复苏的同时,建立更具有韧性的循环经济模式?朱建教授提出,后疫情时代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来自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。他举例指出,5月,中国两家互联网巨头、腾讯与阿里巴巴,宣布投资7,000亿元人民币用于“新基础设施”项目,涉及多个关键领域,如5G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数据中心、智能计算中心和智能交通。这些新的基础设施促进创新、加强薄弱环节,将有力帮助抵御疫情影响并实现可持续增长。
直播中,朱教授还与雷焕丽总裁就奥赛尔、科思创与农夫山泉的合作协议展开讨论,该协议的主题是聚碳酸酯桶的回收和再利用。科思创是聚碳酸酯的发明者,农夫山泉是中国最大的桶装饮用水制造商,奥塞尔是回收PC国家标准的首个起草单位。水桶由科思创生产,通过农夫山泉进入零售市场,回收后再回到奥赛尔。根据协议,农夫山泉计划每年回收100万个19升聚碳酸酯桶,奥赛尔将其切碎、洗涤、重新造粒,加工后的塑料颗粒由科思创将其转变为高性能的再生塑料,用于电子,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行业。
这个合作模型通过构建产业回收链,提高可追溯性,实现回收利用的高附加值。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可复制并传播到其他原材料行业,如锂离子电池等。它也很好诠释了循环经济,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发展。
据悉,2月初以来,奥赛尔已开始对农夫山泉聚碳酸酯水桶的回收再加工,科思创在性能、化学和安全性测试后,预计将于7月份把加工的塑料颗粒投入生产。雷焕丽说,材料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农夫山泉和奥赛尔的合作使再生塑料在高端领域得到应用,希望它能成为中国闭环回收系统的一个很好的样例。
如今,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,更多将目光投向循环经济、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。讨论到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、聚碳酸酯以外的其他材料的潜力,朱建指出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,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,资源循环利用已逐渐成为一项国家战略。目前,中国正在执行许多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,如废物分类政策,工业绿色发展计划,加快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。他说,除聚碳酸酯外,聚乙烯或聚丙烯可能是最有潜力的候选材料。
如艾伦·麦克阿瑟基金会董事执行官Jocelyn Blériot所言,随着我们更好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,我们也会更加清楚循环模式对复苏进程的具体贡献。关键在于,我们要从根本上认识到,循环经济战略不能一蹴而就,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所有利益相关方持续的参与和共同努力。“现在,各国政府正着力解决最紧迫的问题,若能明确方向,推动私营部门循环创新实现规模化,我们就有可能同步实现经济复兴、改善社会福祉,完善气候治理”。